首页 > 资讯 > > 正文
舞蹈剧场《如见》:唐诗逸与一座草原城市的勇气
2023-05-10 15:06:02 新华社新媒体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5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舞蹈剧场〈如见〉:唐诗逸与一座草原城市的勇气》的报道。

2023年早春,由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下称“呼市文旅投”)策划推出,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舞蹈家唐诗逸与青年导演郑子豪担任总导演的舞蹈剧场《如见》,如一阵春风,自呼和浩特吹到北京,又从北京相继吹至广州、上海和杭州。首轮巡演几乎场场爆满,线上线下都激起诸多关注和讨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无论对于唐诗逸,还是对于呼市文旅投,《如见》都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味的重要尝试。这是一部能带给观者新鲜感的现代风格舞蹈作品,是明星舞者唐诗逸首次以总导演身份出现的作品,也是呼市文旅投“跟以往推出的所有剧目都截然不同、以全新理念创作的全新作品”。

舞蹈剧场《如见》海报。受访者供图勇气

《如见》总导演及主演唐诗逸在年轻人中热度极高。《如见》的首轮巡演观众中,有不少唐诗逸的粉丝。

首次担纲总导演,唐诗逸说,《如见》最初就定位为舞蹈剧场。舞蹈剧场的概念源于欧洲。这种演出样式摒弃了古典芭蕾意义上的美学和种种教条,广泛吸收各类艺术元素,很少讲述一个连贯故事,而是用近乎蒙太奇的手法将碎片化场景拼贴在一起,以表达一个完整主题。

作为新人总导演和以古典舞闻名的舞者,唐诗逸的选择无疑需要勇气。

“《如见》的一个起源是我多年前做的《唐诗逸舞》。那个作品是从古典走到现代的一个过程。”2016年,她推出《唐诗逸舞》,在主演之外初次尝试编舞,将《春江花月夜》等唐诗与中国古典舞结合,并加入现代元素。

“我们作为当下的青年,如何理解时代,如何跟过往的文化对话,是我第一次创作时的思考。”唐诗逸说。

《如见》被视为《唐诗逸舞》的第二季。延续上一季的思考,唐诗逸说:“表演古典的状态,我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在我自己有机会再做一个作品时,我希望跟当下的时代发生一些关系,所以有了这部作品。”

唐诗逸介绍,《如见》的另一个起源是跟呼市文旅投长期以来的良好合作。2016年推出、由其领衔主演的大型舞剧《昭君》,就是呼市文旅投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创排的,至今反响热烈、巡演不断。这一次,双方在探讨创作时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做一个反映当下、有诗性表达的舞蹈作品。

如果说,《如见》体现了唐诗逸作为艺术家,自觉自发的自我突破和表达,那么作为策划、出品方的呼市文旅投,则体现了一家国有文旅企业的胆识与魄力。

“这部剧目的打造,跟我们以往推出的剧目截然不同。《如见》从2022年3月开始策划,我们顶着很大的压力,开创这么一个全新的、打破以往所有表现形式的舞台艺术呈现,但我们这个团队也是有准备的。”《如见》的策划和舞蹈指导、呼市文旅投党委副书记彭飞说。

近年来,人们在国内外舞台上时常能看到呼市文旅投的剧目。舞剧《马可·波罗传奇》走出国门,在海外演出超600场,有美国观众跟着追看70余场;舞剧《驼道》再现古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三次获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呼市文旅投民族歌舞剧院创排的舞蹈还曾三次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

作为呼和浩特最大的文旅企业,呼市文旅投自2013年改革转型以来,推出了15部不同种类的剧目。历史题材、民族舞剧与蒙古族舞风是他们的强项和“名片”,《如见》却出人意料地放弃了这些强项。

在老路上前进,或许会万无一失,但有勇气突破老路,才有机会走出新路。

《如见》的强烈现代风格打破了人们对来自草原的文艺作品的固有印象。著名舞评家欧建平点评,有别于呼市文旅投此前其他成功作品,“《如见》论题材如梦似幻,论体裁科技覆盖,论风格超越传统模样,论样式取名舞蹈剧场,他们与时俱进的胆识与超越时空的胸襟着实令人赞叹。全体演职人员对这台科技含量全覆盖、穿越时空如梦境、诗情画意非叙事,尤其是与内蒙古草原和马背民族不相干的舞蹈剧场,不仅没有退避三舍,而是敞开双臂、拥入怀中的壮举,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文化自信与勇毅前行,并能想象出他们为此付出的辛苦与汗水。”

社会在发展,文艺创作须与时代同频共振。70年前,田汉曾为刚成立的呼市民间歌舞剧院题词,“艺术要扎根人民。”彭飞说:“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遵循艺术的根从哪来,探索舞蹈艺术的时代价值、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度,呼应社会的需要。”

合作

《如见》由《诗意地栖居》《前行的生活》《时空中回望》三个篇章构成。

“三个篇章源于我们对一些事物的感受、探讨、思索。第一篇章是人与自然的感受,结合内蒙古当地元素,那里广阔辽远的山,‘生灵三相’大雁、马、狼,进行拟人化的表现。第二篇章立足当下,在人潮中,我们不停地跌倒、爬起、奋进。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和人物状态,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个镜面素材的道具,包、雨伞或者一本书,点明他们的身份,也点明这个人最闪亮的部分。当我们独自面对手中物件,能获得怎样的思考?这个篇章展示人对自己内心、对其他事物的感受和思索,并在思索过后不断向前的状态。第三篇章表达的是,在几千年时光长河中,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瞬,但依然有亘古悠远的精神存在。”唐诗逸介绍。

这部剧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编排设计中,与观众沟通、对话、交流的意图。主创显然希望《如见》成为一部与观众合作完成的作品。

总导演郑子豪说:“我们希望在这个舞蹈剧场中,塑造一个无论对于创作者、演员还是观众,都具有包容性、可能性的空间,让大家走进剧场拥有自己的解读,而不是我们来灌输。剧中做了很多话题性讨论,没有给出答案,但能看到我们的所思所想。希望大家能或多或少在某一个篇章或者某一个舞段中看到自己,思考自己当下的状态;希望《如见》不止是诗逸和我的,也是所有人共同的《如见》。”

在第二篇章,形形色色的舞者在十字路口信号灯的鸣响和心跳声中登场。他们人手一块镜子碎片,对镜自视,镜子反光时而投向观众。唐诗逸也在对镜自视:“我对着镜子问自己——你如何思考人生,你想要如何去经历这一辈子,然后,把这面镜子推向观众,去问在场的每个人,想要如何去生活。”

这一幕末尾,一幅巨大镜面被轰然推向观众席,场灯亮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从中看到自己的身影,有没有感受到我们的邀请,跟我们一起融入这个片刻?”唐诗逸在首演结束后问。

在第三篇章,背景音乐中突然响起各种人声:“我快结婚了”“想去看一次日出”“祝你快乐”“做自己生命中的光”……幕布上,也滑过各种句子:“想起以前父亲偶尔会买豆花给我放学回家吃,那豆花真的很好吃”“我们加班到很晚,结束后我开着我的小破车,给她发了消息”“自己的孩子,呱呱坠地的啼哭声”……

郑子豪介绍,背景人声来自《如见》所有演员录下的一些很平凡的话,“没有特别大的意义,又非常有意义。我们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不只是饰演角色,也回归自己,跟观众交流。”

显示屏上的句子则来自《如见》创排期间,主创在微博上向期待这部作品的观众征集的个人故事。“有很多让我们非常感动的故事,我们挑选了一些大家的所见所思所想融入到作品创作中,其实是想说,不单单我们在思考生活,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有感触,希望这个舞台把所有人的感受容纳其中。”

郑子豪提到,《如见》中的角色一反常规没有名字,也是别出心裁的设计,希望观众从剧中看到自己。“每个角色都反射着无数人,每个无名的人在生活中都是有名的人,每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都有心灵,都可以在舞台上闪闪发光。”

“我一直认为舞台是我们沟通的桥梁,我们是能互相对话的。”唐诗逸在首轮巡演结束后的微博中写道,“感谢你们愿意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跟我们交流,帮我们完成三度创作。”——主创完成了一度创作,演员们完成了二度创作,观众在观赏中参与再创造,完成了三度创作。

《如见》的合作性也不仅体现在创作意识上,这部由呼市文旅投和唐诗逸的北京有点逸思文化传媒联合出品的作品本身就是合作的产物。“呼和浩特这座城市的包容开放,给了我们大力支持和充分的创作空间。”郑子豪说。

彭飞介绍,呼市文旅投多年以来一直在积极探索、寻求合作,在文艺创作上进行多元尝试,不仅要体现地域特色,更要不断融合、碰撞出新作品,满足更多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如见》就是以草原城市呼和浩特的开放包容为底色,尝试打破区域文化限制,探索现当代舞全新创作境界、塑造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品牌的又一次实践。同时,与高水平编创团队的合作,也让呼市文旅投的演职团队得到了学习、提高和展示的机会,实现了共赢。

《如见》还是一次文艺创作者与市场需求的“合作”。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进剧场观赏舞蹈作品,“我们觉得需要为年轻人打造一些剧目,《如见》就是这样的剧目。它的主题是‘人生舞台,如见你我’,我们想以这样一个剧目,让今天的观众们从剧中看到自己,感悟人生的意义。”彭飞说。

《如见》首演时,彭飞是坐着轮椅来北京的,看完演出才放下心回呼市做手术。“希望从《如见》开始,开启我们呼和浩特首府地区文化艺术事业的新篇章,把我们最好的文艺作品奉献给全国各族人民,把内蒙人的精神和艺术品质,向全国观众、向世界观众做进一步的展示。”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