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六次国运:联美抗苏与对外开放/现代中国的十次国运(六)
全文共1106字 | 阅读需3分钟
第六次国运:联美抗苏与对外开放
(资料图片)
60年代后期,苏联对我国的威胁日益加大。
从沙俄时代开始,俄罗斯人对我国北方的领土就垂涎三尺。清朝末年,沙俄利用我国积贫积弱的窗口期,窃取了我国北部160万平方公里土地。民国时期,苏联在继承了沙俄大部分版图的同时,也继承了沙俄对土地的贪婪。在苏联刺刀的威胁下,外蒙古永久脱离了中华的怀抱,苏军还在二战末期趁火打劫,一度占领了东北,搜刮大量财富。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苏联一度展现出对华友好的态度,并给予一定工业支持。但苏联这么做更多是想把中国发展成卫星国,当中国开始追求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时,苏联人迅速翻脸,不仅断绝了对中国的援助,还在中苏边境部署百万大军,时刻准备南下。
冷战时期苏联将核威慑当做重要外交工具:
1969年,中苏在黑龙江珍宝岛和新疆铁列克提爆发军事冲突,双方互有伤亡。此事发生后,暴躁的苏联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与中方协商,而是直接对中国采取“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选中的目标包括西昌、酒泉等军事基地,以及北京、长春等工业城市。由于种种原因,中苏最终避免了核冲突,即便如此,苏联的霸道也给中方留下深刻印象。
为了应对苏联威胁,我国开始重新审视中美苏关系,1969年,在《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中,我方认为:“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美苏矛盾,与美国缓和关系。”这就成为联美抗苏策略的理论基础。
此时美国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从1964年开始美国就陷入越战泥潭,军费开支急剧上升。由于庞大的贸易逆差,1971年美国停止黄金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信用岌岌可危,当时有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美国会输掉冷战。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也希望与中国缓和。
尼克松访华成为冷战时期标志性事件:
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发表《上海公报》,美国首次承认“一个中国”政策,中美正式走向接触。为了进一步与中国缓和关系,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军,并逐渐减少对台湾的军事支持,我国南方地区的防卫压力明显下降,可以更好地把军力拿来应对北方威胁。
中美缓和是冷战的重要转折点,两国最终实现了共赢。对美国来说,一个相对友好的中国,使其可以从东亚事务脱身,将精力转向欧洲和中东。对中国来说,在与美国缓和关系后,中国打开了与西方国家交流的大门。尼克松访华后,中国陆续与日本、英国、西德等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对外开放的大门初步打开,西方也放松了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在此背景下,我国制定了“43方案”,从西方引进大量机器设备,这成为80年代之前规模仅次于“156工业项目”的对外引进计划,使我国工业实力大幅增长,为后来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奠定物质基础。
在很长时间里,中美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俱伤。